“蚌歷千般磋磨,才孕育珍珠;松經風吹雨打,才傲立峰頂”。創世大發三建項目技術負責人,吳長順,2017年大學畢業加入創世大發。七年時間,他敢于“破圈”、尋求自我突破,多次主動提出調崗鍛煉,由最初的技術設計中心技術工程師到市場經營處技術編標員,再到如今的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技術負責人。他腳踏實地,成功實現了從“懵懂小白”到能夠獨當一面的職場人的蛻變。
?
嚴謹,鑄就工程技術人員發展的基石
2017年,吳長順入職技術設計中心任技術工程師,負責裝配式設計工作。作為一個新人,他從基礎著手學習,掌握每一個符號代表的含義、不同抗震要求下的錨固長度……學習之余,他配合導師進行PC深化出圖構件尺寸、鋼筋間距的標注工作。當時的他,有著些許浮躁,還不具備那些“老設計師”們的專注細致、成熟穩重。在標注工作之初,他感覺工作還算輕松。可是,伴隨著海量的圖紙和機械式的標注工作,吳長順開始心浮氣躁。在標注完成后進入審圖階段,不出意外的出現了圖紙標注錯誤和標注重疊情況。不出意外,吳長順受到了領導的批評。因為設計圖紙是提供給工廠加工生產使用的,如果沒有審圖這道程序的把關,將會出現模具報廢、構件出廠退回、工期拖延、企業信譽損害等一系列造成企業嚴重損失的后果。“錯誤是最好的導師。”吳長順沒有就此感到挫敗,反而是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他深刻認識到自身工作的嚴謹性,練就扎實基礎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2019年,吳長順從裝配式設計轉崗至技術管理。從事技術管理期間,由他負責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報工作。鑒于這項工作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他開啟了每日加班的模式,盡管時間有限、任務繁重,他仍會仔細審查方案受力計算的參數選取、方案內容的可實施性,對所有數據進行反復推算和驗證后才會提交驗收。經過時間積累和沉淀,吳長順在工作中逐漸展現出了更高的專業性和嚴謹態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他負責申報的森蘭星河灣項目獲得了當時綠色施工工程最高榮譽——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之后,每年均有兩個項目獲得上海市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
挑戰新領域,肩負責任驅動自我成長
2019年,創世大發三建承辦了集團下半年項目管理標準化推進現場會。全體三建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推進會上。吳長順更不例外,因為他所負責的板塊——BIM+智慧工地信息化平臺,是推進會的一大創新亮點,并且要求達到集團領先水平。時間緊、任務重。此次推進會會對三個項目進行觀摩,這就要求吳長順須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三個觀摩項目齊頭并進,同步推進平臺搭建的工作進度。
刻不容緩,吳長順迅速投入前期調研準備工作之中,填補該領域的知識空缺。他積極探尋機會,參觀同行業的智能建造項目,參加市級觀摩會和區級觀摩會,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接觸和學習到BIM+智慧工地信息化平臺搭建的寶貴機會。為更好地服務支撐平臺的實施和運維,他深入市場調研,采用招標、比價的形式確定軟硬件供應廠家。他全程跟隨廠家人員前往項目現場安裝,一天下來基本沒有停歇過,一個項目安裝完畢后就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項目。安裝結束后,他便每天扎根在現場,對平臺的各項功能逐一進行調試、應用,每日監測各個項目的運行狀態和關鍵數據,進行應用總結和效果分析。當時,在系統安裝運行后,吳長順通過平臺數據巡查發現智能安全帽功能運行異常:安全帽GPS定位功能未能準確監測到工人的作業軌跡和工作狀態,出現工人數量有誤和移動軌跡極少的情況。他迅速將問題反饋給供應商,并敦促緊急安排人員進行軟件的深度優化與調試,盡快解決問題,確保系統運行穩定。
10月,隨著推進會的完美落幕,吳長順心中的這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縱使過程中充滿了挑戰與艱辛,但在他看到三個項目的BIM+智慧工地信息化平臺順利落地并投入使用,那一刻,吳長順的內心涌動著無以言表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但是,他并沒有僅僅滿足于簡單地完成任務,在投入使用后,他依舊會關注平臺的運行情況,確保平臺發揮最大的效益。吳長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創世大發人的責任與擔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不斷調試和完善平臺的各項功能,力求使每個細節都臻于完美。
?
轉型突破,做問題解決專家
2022年,市場經營處技術編標崗位空缺,吳長順決定挑戰自己,主動提出轉崗。秉持“干一行,就要鉆一行、精一行”的職業理念,吳長順選擇腳踏實地在技術條線的多個崗位上鍛煉和深耕,以敢闖敢拼的勁頭,毅然從原有的“舒適區”走出來,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尋求個人職業生涯的突破。
當時,市場經營處正在接洽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吳長順擔任該項目投標過程中的全過程技術策劃工作。在正式投標之前,甲方要求各家投標單位按照提供的塔吊布置方案報價。基于過去在技術設計中心的經驗積累,在吳長順看到該版本的塔吊布置圖時便迅速洞察出其中的問題,便發現這樣布置將會對工程工期造成很大影響。他第一時間與甲方溝通并提出異議:一是塔吊覆蓋方位下方有居住小區,塔吊安裝后能否通過驗收是一個未知隱患,若不通過,塔吊要重新進行策劃,勢必會影響現場搶工進度;二是塔吊縮臂將會擴大吊裝盲區,會影響塔吊吊裝范圍;三是塔吊位于主樓電梯井內,會影響主樓封頂和其他工序的施工。最終,甲方采納了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了補充說明——投標單位可以按照各自的塔吊布置圖方案參與投標。
吳長順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剖析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持開放的心態,勇于提出改進意見、優化設計方案,在確保雙方權益的前提下贏得了甲方的信任。
?
基層磨礪,堅守初心筑未來
時代在進步、技術在革新,要想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拋棄,吳長順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專注于個人競爭力的提升,把底子練得厚一點。
把問題解決在一線。吳長順認識到,僅僅擁有機關經驗而缺乏一線項目經驗是不足以支撐全面發展的。他積極尋求深入一線項目的工作機會,2023年11月,上海新華泰醫院確定中標之際,吳長順在領導們的一致同意下,申請調崗至一線任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技術負責人。歷經機關兩個部門的鍛煉,吳長順系統地學習了建筑工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標準,負責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的技術標策劃并親眼見證了新華泰醫院項目的成功中標,為他奠定了扎實的專業基礎。同時,也為他的項目執行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施工一線崗位上,吳長順充分將專業知識與現場施工技術管理相結合,積極投身于技術創效工作,致力于降低成本損耗、提升整體項目效益。同時,他對項目的各里程碑節點進行鋪排、把控,積極協助資源調配,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目前,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的各項工作均呈現出井然有序、高效推進的態勢,工期節點均如期完成。他回想起項目策劃之初的種種設想與規劃,由最初的設計藍圖到現在逐步成型的建筑,心中的期待和喜悅愈發強烈。
一線工作,雖比機關工作更加繁忙和辛苦,但吳長順卻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享受這種忙碌而充實的日子,心中更是無比期待看到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竣工的模樣。到那時,他定會自豪地告訴每一個人:“上海新華泰醫院項目是我參與建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