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去,有一位身著黃色馬甲,頭戴安全帽,手握安全繩的人緩緩走來。別看他面龐清瘦,身軀瘦弱,干起活來一點都不含糊!他就是韋小崗,現任西南公司聯東U谷項目安全主管,入職創世大發14年,其負責安全管理的朗詩未來家項目、萬科時光潤園項目、萬科·天府錦繡二期項目皆為集團標桿項目、四川省省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四川省省級綠色工地、省市級質量安全現場觀摩會。個人獲評控股集團2016—2018年“優秀安全員” ,西南公司2018年、2022年度“優秀員工”。
? ? ? 把好安全防線,做項目的“指明燈”
細致認真,嚴于律己,不懼挑戰,真抓實干,這是韋小崗對待工作的態度。作為一位 “老安全員”,他既是項目人員眼中的“鋼鐵俠”,也是項目安全管理的“指明燈”,他常說,“干工程,必須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任何藐視安全的行為都是對自己、對他人的不負責,敬畏生命才能切實保障家庭幸福?!?他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小事不成難成大事,別人眼里的“小事”對他來說就是“大事”。就這樣,他不斷傾盡自己的所有,默默地為項目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而這一干,就是十四年。
六月的成都陰晴不定,有時上午還下著小雨,下午便晴空萬里,大大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難度?!靶?,抓緊時間下來,剛下了雨,外架上面是滑的,萬一沒踩穩怎么辦!”“老王,3點前不能安排工人露天作業,溫度這么高,萬一中暑怎么辦……”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小雨剛停,韋小崗因為擔心施工現場路面濕滑,早早的便來到現場等著工人進場,囑咐他們小心路滑,扣好安全帶。烏云散去,韋小崗又瞄準了高空作業人員,緊盯著他們拴好安全繩索,以防高處墜落。為了保障安全施工,盯緊工人行為規范,每日1、2萬的步數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鞋子不知道走爛了多少雙,但正是這一步一個腳印,便是對他工作最好的見證。
? ? ? ?鐵面無私,安全沒有談判的余地
“安全誰都會說,但真正能落地的不多。有的工人看到安全督查來了,便手忙腳亂的佩戴,一旦管理人員離開又開始違章作業。”為了讓工人們養成良好習慣,韋小崗只能每日拿著手中的“法寶”,一個可以不斷重復錄音的大喇叭,把每日的安全訓誡一次又一次的錄下來,在施工現場放給他們聽,用這種“洗腦”的方式讓他們形成習慣?!白プ∫粋€違規操作的人員,嚴懲不貸!特別是高空作業,更容不得一絲松懈。”這個方法雖然笨但確實奏效,久而久之,工人們一聽到他的喇叭聲便慣性檢查自己的穿戴,知道這位安全主管已經在不遠處了。也正是因為他的嚴管理,2022年9月項目搶工階段,一名木工在拆支模架時不小心被鋼管擊中,因為正確佩戴安全帽,避免一場工傷事故發生。這件事讓韋小崗唏噓不已,也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安全不容小覷。
工作上的韋小崗鐵面無私,但生活中的他卻總是笑臉迎人。下班后,和工友們一起去食堂打飯,話家常,聊見聞,可言語間依然不忘老本行,一有機會他就會反復強調施工安全的注意事項,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他笑著說道:“工友們都是有家有口的人,我對他們多一分叮囑,也是對他們的家庭多一份守護。”
? ? ? 夯實內功,做項目的“定海神針”
作為一名資深的安全主管,韋小崗深知不僅要做好安全督導,更需要提高和學習先進的安全知識。每日下班后,韋小崗依舊沒有得閑。如何安裝和整改臨邊防護是他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在巡查的過程中,韋小崗發現砌體班組在作業時碰到臨邊防護礙事就會拆除,之后難以恢復,為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對臨邊防護進一步改進安裝方法;比如窗臺位置的臨邊防護只需要采購半個扣件,讓工人在作業前后松動兩顆螺絲就能安拆鋼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及時恢復臨邊防護;材料也可以進行分類設置,項目采用直徑100毫米的鍍鋅鋼管制作,把鍍鋅鋼管截成1.2米長度,底座焊接直徑30厘米厚2毫米鐵板,再用開孔器從上端10厘米處開5厘米的孔,間距45厘米依次開孔,這樣操作現場鋼管就能穿過鍍鋅管,對材料進行劃區域,提高了防護欄桿安裝工作效率,快捷方便,還可以反復周轉利用,大大節省了人工費和成本……韋小崗的一系列改進措施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項目領導說:“韋小崗的大腦每天都被安全占滿了,他就像一個‘定海神針’,只要他在,我們都會很安心。”
稻盛和夫先生在《燃燒的斗魂》中寫到,“正因為處在這種混沌的狀況中,我們才更需要絕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更需要燃燒的斗魂,這樣才不至于在亂局中迷失方向,在環境的大變動中失敗衰退?!倍f小崗的斗魂正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強大生命力,那股永不服輸的狠勁讓這個在一線堅守14年的“老員工”依舊風華正茂,笑對人生,以奮斗者的姿態繼續勇毅前行!
?
?